從最新一期《經濟學人》雜誌看來一篇與高爾夫球有關的文章。
現今有些傳統球場為迎合年輕精英球手,增加球場難度,把fairways越拉越長,bunkers越掘越深,roughs的草越生越長,但忘了與此同時,大部分傳統高爾夫球愛好者,對球場情根早種,有謂此舉有如傷透心愛球場靈魂,嗤之以鼻,恨之入骨。如果你是球場設計師,你能做些什麼?
情根早種
不破壞一草一木,又可增加難度,你我也可以想到,最佳及最方便快捷方法莫如把某短par 5洞變par 4。球場設計,par 4洞通常是230至430米,par 5洞是430米以上的。有些例如470米的短par 5洞,我們索性把它變成par 4洞,惹人詬病不多吧。
哈!這小小一個改動,不經意帶出一個心理課題:同一球洞,從標籤par 5變成par 4,球員心理上有什麼反應?
當然,我們非職業球員,管它par 4和par 5,都是照樣打。而針對一些職業球員,同一個par 5洞,未變par 4前和後也有打過的話,他們心理上有否出現一個稱之為「厭惡損失」(loss aversion)現象,便有點耐人尋味了。
先扯說什麼是「厭惡損失」?近年一門經濟學稱之為行為經濟學(Behaviorial Economy)興起, 說白了,其實就是把人類行為心理學解釋經濟。諾貝爾獎金得主2002年的Daniel Kahneman和2017 年的Richard Thaler對此非常有貢獻。而行為經濟學中「預期理論」的核心理念,揭示了人們是「厭惡損失」的。唔明?我一直標榜廣東話是解釋深奧理念的最好方言,一言以蔽之,「厭惡損失」就是「怕蝕底」。
厭惡損失=怕蝕底
注意:「怕蝕底」不一定有實質的虧損。
例如有人送你鄭秀文演唱會門票但你去不了,感覺得很蝕底,可能做出一連串荒誕行為(你懂的)。Richard Thaler在他Misbehaving一書中(台灣中譯本「不當行為」)有很多今天一般人日常生活上覺得自己虧損,「怕蝕底」做出可笑決定的有趣例子,很值得看。
說回高爾夫,職業高爾夫球員看來明明是一個「birdie chance」par 5,突然變成par 4會不會激發起他「怕蝕底」心理,更加努力去應付這一個洞?換句話說,我們努力得到了的東西我們會否更加努力去避免失去? 這便成了University of Denver兩名商業學院學者Ryan Elmore和Andrew Urbaczewski的自然實驗,寫了一篇研究報告,主題是Loss Aversion in Professional Golf。
研究Loss Aversion
他們選了兩個洞作研究,分別是Pebble Beach Golf Links的第2洞和Oakmont Country Club的第9洞,這兩個場分別舉辦過五次美國公開賽。最近兩場,亦分別把這兩個本來是par 5洞變成par 4洞。比賽紀錄就是數字資料來源。
最初步的計算後,這兩個洞由5改4之前全部球員在那洞打到par的平均總數,比較之後為多,這當屬可以預料;驚人的發現卻是,這一洞par數的改變,影響到總體球員總成績低了接近一桿。
這結論當然透過很多年,不同結果數字統計分析過濾,排除很多其他可能提高球員成績因素,與其他par數沒更改的洞比較等等 (詳見此學術文章file:///C:/Users/admin/Downloads/SSRN-id3311649.pdf ),同時這實驗顯著指出單是par數的變更,Loss Aversion(「怕蝕底」)在職業球員心理中佔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我怕蝕底,你呢?(完)
#####
本文原於《Golf Digest/高球文摘》香港版刊出
[ #高球風雲 ]